第(3/3)页 如此蹊跷之事。 不得不令高颎这样的老臣警惕。 于是。 这高颎在离开仁寿宫时,悄悄来到宫廷后面,找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宦官——张珲。 张珲,在北周时就是内廷总管,杨坚登极以后,见他忠实、能干,虽不曾让他担任重职,但却是仍然照用。 如今。 他听高颎相问,也不敢隐瞒,只能把先皇遇刺、杨勇暴死等等之事低声对高颎说了一遍。 这些事情,自然都是晋王府中的侍卫、宫女、宦官一传十,十传百,传到张珲的耳中的。 高颎听完了张苍的话,难过得捶胸顿足,定了定神,才流着眼泪说:“没想到陛下英雄一世,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啊!” 那张珲低声道:“齐国公,老儿久在宫闱,见过了太多阴谋之事,不过晋王如此做派,实属难寻……明日午时,新君登基,这样的君主,您看可保您就保,不可保,便要寻个后路了!” 高颎闻言,微微点头,谢过了张珲之后,便迅速折返大兴城内,紧闭府门不出。 直到当日深夜。 由于杨广调金蛇卫稳固仁寿宫的诸多事务。 齐国公府邸外面的监视便越发的松懈。 待得三更时分。 高颎引着五十名亲信家将,带上了细软金银,提了一柄古铜湛金枪,上了战马,从小路快速离开大兴城,径奔南方,投靠镇山王杨通去了。 …… 次日。 杨广午时登极。 他着令九卿、四相、八大朝臣、文武百官人等提前进宫恭候。 命令一出。 包括杨玄感、王恪等人,都纷纷来到朝房,哪个胆敢拖延? 到了午时,金鼓齐鸣。 那杨广在偏殿沐浴更衣,头戴朝天冠,身穿赭黄袍,腰横八宝镶珠带,足踏无忧履,缓缓走出。 “拜见陛下!” 看到杨广行至龙榻之上。 下方的大臣们一齐跪倒在地,山呼万岁。 这一声喊。 那杨广只觉得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快地唱歌,整个人几乎要飘飘而起,感觉甚是美妙。 待众人行礼完毕。 杨广这才宣谕道:“众爱卿,先帝病已甚久,经太医调治无效,不幸于昨日卯时三刻龙归沧海,御驾崩析。遗诏遣孤家继承父志,因此孤家于今日勉强登坐大宝,掌管先帝的江山社稷。如此,追称先帝庙号为隋文帝,从明年起改年号为大业,朕便是大业天子。先颁喜诏,后颁优诏,喜忧两诏遍行天下。皇兄杨勇不幸病逝,追封为房陵王。所有我朝百宫,原职不动,进爵一级!” 说到此处。 杨广的目光从群臣身上依次扫过。 不多时。 他猛然开口问道:“忠孝王与齐国公何在?如何未到现场观礼?” 他话音未落。 但听得群臣后方传来了一声呐喊:“呔!昏君且慢,老夫来也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