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就在徐茂公略微有些失态的时候。 王恪突然开口说道。 “将军有何话说?” 徐茂公抬起头,盯着王恪,眼中尽是警惕之色。 “本将素来知道你足智多谋,胸中有百万韬略,不过,有一事,你做得差了。” 王恪看着徐茂公,缓缓道。 “不知是何事?” 徐茂公眼中露出疑惑之色,问道。 “本将征战沙场,所有功勋,无一不是铁血百战、将士用命,拼搏而来……本将自己之命,由自己来掌控,本将自己之势,也有本将自己取得……什么白色的帽子,若是日后需要,本将自行拿来便是,而并非,是某人赠送所得。” 王恪盯着徐茂公,冷冷说道。 听了这一番话。 徐茂公神色微微一变。 他的心头有喜有忧。 喜的是,这王恪的确有自己的谋算和野心。 忧的是,此等心怀野望之人,看起来更像是乾纲独断的霸主,作为他的臣子,稍有不慎,就会万劫不复。 “罢了罢了,既然我认定了此人为天选之主,就受他驱驰,也未尝不可!” 徐茂公微微点头,心里想道。 一念至此。 他再度打了个稽首,对王恪说:“方才是贫道做得差了,将军之言,大善也!” “哈哈哈哈!我观先生谈吐不凡,胸中韬略甚广,不如随我回到蓟州,还俗做官,如何?” 王恪笑着说道。 “既然是将军邀请,贫道必当从命!” 徐茂公说道。 “哦,对了,那位魏征魏玄成道长,本将也十分仰慕,何不一同往蓟州安住呢?” 王恪笑着对徐茂公说。 “贫道尽力而为。” 徐茂公双手抱拳,对王恪说道。 …… 与此同时。 大兴城内。 皇家内院之中。 杨坚与杨广相对而坐。 杨坚坐在龙书案后,目光幽深,盯着手里的一卷奏疏,仔细查看。 杨广则是身着白色素袍,神色凝重,正低垂着头,随时听候父亲提问。 “唉!昔日孔子有言,逝者如斯,不舍昼夜……今日一见,果然如此啊!” 看完了奏疏。 杨坚长叹一声,感慨说道。 “父皇春秋鼎盛,为何出此伤春悲秋之言?” 杨广拱了拱手,温声问道。 “我儿可知这份奏疏是何人送来的?” 杨坚轻轻点了点桌案上的奏疏,随口问道。 “儿臣不知。” 杨广摇了摇头,说道。 “这份奏疏,乃是忠孝王乞骸骨的表文。” 杨坚摇了摇头,说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