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蓝军-《李自成的明末游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本章未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

    人数暂定三,也就是十个牛录。

    牛录是「兵民合一」的组织形,其实这并不是***战力强的原因。

    说白,八旗不过就是劣化版的军户制,跟大明的卫所性质差不多。属于本该被时代淘汰的落后制度。

    是八旗强吗?,无,只因八旗「赏罚信而粮饷足」。

    另,满八旗、汉八旗、蒙八旗的说法也不大对。八旗汉军是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,指代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,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。

    当,在这个时间,八旗还没有完全组建成功。

    另,***出动八旗,并不是说整个一旗的人都出动。在一般情况,征调的兵额占八旗壮丁的三分之一左右;特殊情况,则征调八旗壮丁三分之二以上。

    比如一个牛录

    大概能出战兵三百,但根据情,通常只会出一百或者二百战兵。其他人留守。

    这只是说战,仆从不算。一个出征的战兵还会带不等的包衣仆从之类协,帮忙喂马扛盔甲抢夺战利品等等。

    所,从行正系统,牛录可以近似理解为相当于县一,甲喇相当于专,固山相当于省级(固山就是,固山额真就是旗主)。

    牛录的头目后面改称佐领;甲喇章京后来变成参领;固山一级的改叫都统。

    理论上是五个牛录编成一甲喇;五个甲喇编成一旗。实际上每个旗的牛录都是有多有,数量不,自然下面的甲喇也并不固定是五个。

    其涉及两旗之间的问题和相关事,在努尔哈赤时代为五大臣协商处,在皇太极时代则基本被鞑酋独掌了。

    李自成只给了刘宗敏3000人的名,让他组建盗版的八旗军。

    人员好,盔甲、马匹啥的也不是大问题。弓箭手就不训练,改装备火枪;火炮也配上。

    战法除了重甲步兵推着车冲阵、骑兵游走之,「九进十连环」也要提前用上。

    至于剃头留辫子……

    真正的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,不仅仅是陪练。它从任何方面,就是一支不折不扣的「敌军」。这种才叫成功。

    比如后世米军的「第32近卫摩步团,他们穿苏军服、吃苏军饭喝伏特加、用苏军武器、开苏军车辆、照苏军条令、按苏军起床号作息、按苏军大纲训练和作战。

    早前甚至全员说俄语。

    这样一支假想敌部队才叫成功。也难怪真正的苏连军官评价说:「他们看上去比苏军更像苏军。」

    所,李自成的「蓝军」要不要来个金钱鼠尾?

    虽然表面看上去对提高战斗力没啥,但是既然设立「假想敌,就要学米军那样完全照搬才合格。

    李自成反复琢,最后终于放弃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