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-《李自成的明末游戏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所,鹰国佬打通海路,开始大规模从印渡进口棉,然后制成棉布贩卖。

    从羊毛变成棉,这次产业升级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。

    ….

    本章未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

    因为利润丰,所以商业资本开始放飞想象力。

    比如原料供应问,棉花去哪找?

    整个欧洲都不能种棉,但是随着鹰国那边的需求越来越,印渡开始供应不上原材料,怎么办?

    于是鹰国佬跑去美洲种棉,人力不足怎么办?用奴隶啊!

    奴隶贸易自西班芽人开,鹰国佬为了获得棉花给它冲到了高峰。

    16世纪开始的「三角贸易」让欧洲佬赚翻了。

    从本土出发装载枪、火药、丝毛棉麻织物、钢铁等等各种杂,驶往非洲换取奴隶;然后再经大西洋西航美,换成糖、咖啡、可可、烟草、棉花、粮食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;再返销欧洲。

    一次三角航程一般需时半,可做三笔生,利润翻着跟头往上涨。

    由加那利寒流、几内亚暖流、北赤道暖流、墨西歌暖流、北大西洋暖流所组成的三角形形状的环,为「三角贸易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航运条,使得远洋船只在出程、中程、归程中一直顺风顺水。那生意历时300年之久。

    比,1710,鹰国煤炭出口赚了5.8万英,而通过贩卖奴隶则赚了11万英,还不包括从鹰国运送工业品到非洲、美洲以及从美洲拉回原材料所产生的巨大利润。

    利物浦就靠奴隶贸易发展成为鹰国第三大,到1785年仅关税收入就达到64万英镑。

    那时候的「镑」可值钱。「米国工业革命的奠基者」塞缪尔·斯莱特当初只为了100英镑的赏金就可以背叛祖,漂洋过海去为米国服务。

    有说欧洲佬是跟大明做买卖才积攒了原始积,甚至迈入资奔主,这不,人家主要是靠「三角贸易」。

    当,他们在开辟贸易路线时无意中发现的新大,或许可以算到大明头上。

    另,为什么首先成功的是鹰国。

    西班芽和葡萄芽这些老牌殖民强国之所以没有率先产生工业革,主要是两个原因。

    一个是他们的殖民经济模,一个是他们受天拄教影响更,思想上更保守。

    两颗牙从殖民地抢回来的财富高度集中到王室手,直接投入生产的部分极少。

    而鹰国佬起了个大,赶了个晚,等他出去之后发现毛都不剩了。

    于是就有了女王颁发「私掠许可证」那些事,搞出了鹰国「皇家海盗,德雷克奉旨打劫。

    所,工业革命发生在鹰国的几个条件:王室没抢到钱;宗叫改革间接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;繁荣的纺织业;深层煤矿渗水……

    鹰国的纺织业带动了其它大量行业的发展。

    最高峰,鹰国有一半的劳动力投在纺织,剩下的一半投在其它相关支持行业。比如纺织机需要工厂加工吧?海外护航的军舰以及武装商船需要大炮吧?

    造船业和冶金业都在争抢炼铁用的木,导致岛内燃料短缺。

    ….

    本章未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

    这个时候恰好发现了优质浅层煤,可是开采完后深层煤矿渗水严,蒸汽机作为抽水泵登上历史舞台。

    挖煤是不是得铺几条铁轨?铁轨又需要铁。然后就有了铁,先用马拉着

    车皮,后来蒸汽机成熟后火车就出现了。工业革命也就顺理成章开始了。

    这样循环扩,干的热火朝,整个鹰伦岛都笼罩在瘆人的雾霾,河水都是黑的。

    环境成这样,那人呢?

    殖民地的奴隶不需要多,本土工人也很惨。全国大多数人食不果,处于极端贫困状态。

    到了19世纪,鹰国的普通工人仍然过着全家住一个卧,睡一张炕的日,就连最起码的公共卫,也未必能比得上满清治下的百姓。

    1830年的伦,有15的妇女失了足。

    1833,鹰国仍然有20%的煤炭工人是十来岁的小孩。而且当年还出台法,规定9岁以下的小孩不准下,13岁以下的每天不能工作超过10小时。可见之前有多残酷了。

    马戛尔尼1793年到访大,看到底层老百姓普遍穷,然后非常感慨。感慨你姐,就是个典型的何不食肉糜的上层贵,他根本不知道鹰国普通老百姓过的是啥生活。

    当然不是说在大清治下活得多舒,单就底层百姓生活质量而,鹰国当时真没币脸笑话大清。

    美洲的奴隶们都不见得比鹰国底层过的更差。因为奴隶是奴隶主的财,一般情况下没谁会跟自己的财产过不去。

    相,工人是自由,却是资奔家的消耗,用完拉,大不了再招嘛。

    如果鹰国底层一直过的那么凄,国家是不可能强大的。他们是怎么好起来的?

    《李自成的明末游戏》

    喜欢李自成的明末游戏

    三院老哥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