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1章 野蛮市场-《大明第一工业巨匠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您还是先歇息吧。”张天赐扶着朱标走回卧室,感觉自己好像一个操心的老父亲一样。
    不过感觉只是感觉,张天赐可不敢明着叫朱标好大儿。
    万一被老朱知道,上头了给自己来一刀怎么办?
    朱标显然是钻进了牛角尖,因为太久没睡的原因,精神接近崩溃。
    不到十几步的距离,朱标嘴里还一直念叨着“皇帝才是地主”“皇帝在地主就在”“地主还在老百姓就一定会造反”等一系列见识极为浅薄的话。
    张天赐摇头叹息,都和朱标说了之后可以走生产资料私有嘛,不一样能延续皇权么。
    虽然这么做和土地兼并没什么不同,到最后还是会逼得老百姓揭竿而起,但是好歹能续一续命。
    至于搞什么公有生产资料,张天赐可不敢和朱元璋或者朱标提这个事。
    公有和私有这两种关系,天生就是敌对和矛盾的,由此分别衍生出的民主和自由也是两个互相对立,截然不同的思想。
    现在的大明,工业化刚刚起步,炼钢厂和发电厂等等基础设施还在建设,铁路也刚开始铺设,但是正好开始私有改革。
    至于什么一举大旗号召百姓……先不提识字率问题,单单说现在大明的生产力,他也没到了能走公有这一步。
    现在的大明看起来欣欣向荣,其实背后推动大明发展的就两件事,一是倭寇岛的红利,二是未来获得更多土地和人口的大饼。
    对于现在大明的官僚、商贾来说,自己搞的工业化虽然带来了照相机和其他别的玩意。
    但是这些要么是降低了一点成本,要么是画的大饼。
    自己目前做的不过是让官员和商人,包括朱元璋代表的皇权,相信自己画的大饼而已。
    而真真正正的利益,却是至今都没有兑现……
    至少张天赐是这么认为的。
    工部。
    李敏完成点卯,下班途中巧遇礼部尚书陶凯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