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挽救朱标的原因-《大明第一工业巨匠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朱元璋一拍桌子站了起来,怒目圆睁的对着张天赐咆哮道:“你小子现在胆子这么大!先是诅咒储君,还敢干涉皇家婚嫁!你就不怕咱把你剥皮萱草!株连九族!”
    张天赐摇摇头:“陛下如果真生气了,必然是面无表情,不怒自威的模样。现在这大张旗鼓的模样,反而证明了陛下没有生气,只是在诈微臣罢了。”
    “陛下,微臣敢用项上人头发誓,微臣没有欺骗陛下!”
    史书中对于朱标的死亡,可以说是只用了寥寥数笔。
    可是整个大明的命运,却因为这寥寥数笔突然转折。
    后世民间,对于朱标的死亡一直有三种推测,病死、猝死、毒死。
    这三种死亡原因,张天赐认为前二者的可能性更大,更有可能是两者都有。
    至于毒死,张天赐则认为并不合理。
    原因无他,朱雄英死亡之后,整个太子后人中,再无一人对朱允炆有威胁,而朱标的继妃吕氏,没必要也没意义在对朱标动手,这反而会增加暴露的几率。
    而且,史书上对于吕氏虽然没有太多记载,但是后宫这些女人,就没有愚蠢的人,吕氏再怎么溺爱孩子,也不一定愿意过早的将自己的儿子推上最高的权利座椅。
    原因同样很简单,吕氏或许不了解大明朝堂,但是一定了解自己的儿子。
    而大明第二代皇帝一旦上台,削藩几乎是必然的,而如果过早的将朱允炆推上政治高台,尤其是在朱允炆没有足够的政治班底时,这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,反而是一件坏事。
    所以,对于朱允炆和吕氏来说,留下朱标比杀死朱标更好,如果吕氏真是毒女,那么一个能潜藏在后宫二十几年的毒女,不会不清楚这一点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