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常坻迎她进府,寻到宋听檐便退了下去。 她在书房外站了片刻,才提步进去。 宋听檐的书房自来宽敞,入目皆是书架,说是书房,更像是个藏书阁,四面皆有窗子,现下正午,外头日光透过窗子照进来,丝丝缕缕的光线落在半空中,细微浮尘在阳光下缓缓浮动,无风井然有序。 “簿辞。” 夭枝轻叫一声,却没听到声响,她往里头看去,皆没有看到人。 “簿辞?”她又唤一声,依旧没有人应,但却又听到里头佛珠转动的细微声响。 她一时疑惑,越过书架往里头走去,带动半空中的浮尘微微摇晃,裙摆拂过,一卷而散,细碎尘埃在阳光下上下浮动,光影闪烁。 夭枝走到书阁最里面,便见里头摆着供桌,供桌前开一大窗口,可观外头风光。 宋听檐站在供桌前,双目阖着,手间拿着白玉佛珠微转,外头日光落在他面上,如玉雕琢一般温润,亦掩不住惊艳。 夭枝见他这般,便知他今日心情不好,他素来没有心情好不好的时候,大多时都是温和平静。 只有心情特别不好时,才会拨弄手中的佛珠,似乎只为这样才能压住自己心中的杂念和心性。 夭枝靠向书架,“今日怎么到这处了?” 外头的风缓缓拂过,供桌上摆着的香烛卷起青烟,若暖玉生烟意境。 宋听檐闻声缓缓睁开眼,片刻才道,“无事。” 夭枝见他这般平静,越发觉得奇怪,想起心中种种疑惑想问,可如今见到竟一时不知怎么开口问。 宋听檐起身,拿着手中佛珠俯身一拜,依旧是温润如玉的做派。 夭枝见他这般,只觉自己恐怕多想,他素来礼佛,应当不至于是她想的那般心狠手辣。 他起身拿起供桌上的佛经,转身往她这处走来。 夭枝见他迎面走来,迎上去,“今日可是不欢喜?” 宋听檐看着她许久,才走到书架前,将手中的佛经放回木盒中,像是对她说,却像是问自己,“怎会不欢喜?” 夭枝不明其意,只知道这般必然是有人得罪他了。 她看向供桌,再抬眼看向新开的窗子口。 这窗子口开得极大,却没有安上窗子,只空着,但这般反而风光入目如画,看去便是波光粼粼的湖,湖对面便是回廊,是她方才过来的地方,这一处正好通往书房正门口。 夭枝微微一顿,思绪一转,上前跪在蒲垫上,也一样是能看到回廊上走过的人,她都能看见,更别提比她高出许多的宋听檐了。 也就是说他方才必然看见她过来了,那为何她唤他,他却不应? 夭枝跪坐在铺垫上,她叫他,他却不应,这意思是惹到他的,是她? 夭枝颇为不解,她明明什么都没有做,更甚之什么都还没有问呢? 她从蒲垫上站起身,慢慢往后退,无论是哪个角度,都能将眼前回廊看得一清二楚。 夭枝又退后一步,下一刻后背便撞到了身后人怀里,坚硬温热。 她当即抬头看去,便对上了宋听檐的视线,她飞快收回视线往前一步,转身面对他,“就在后面怎不唤我停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