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你是说,织造局那边,已经将所有的商贾,都派出去了?” 房间内,只见鄢懋卿将目光从那名胥吏的身上收回,出言确认道。 “是的,大人,此事千真万确,这是庞公公亲口对小的说的!” 那名胥吏听闻鄢懋卿此话,不敢有丝毫隐瞒,当即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,悉数告知。 在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后,只见鄢懋卿颇为随意地摆了摆手,看向那名胥吏,出言吩咐道。 “嗯,本官知道了,这没你什么事了,下去吧!” “是,大人!” 来人闻言,脸上不禁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神色,在向鄢懋卿以及一旁的王廷躬身行礼后,便转身离开了房间。 待那名胥吏离开以后,只见鄢懋卿长舒一口气,看向一旁的王廷,出言感慨道:“王大人,眼下织造局那边,已经将所有的商贾派出,按照现有的进度,咱们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了!” 一旁的王廷听闻鄢懋卿此话,点了点头,将手上的茶杯放下,出言应和道:“是啊,只可惜马宁远那边,没挖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,不然的话……” 王廷在说到这里的时候,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,他原本的打算是通过马宁远这条线,顺藤摸瓜,将更多的严党成员,都牵扯进这桩案子。 谁知,马宁远却莫名其妙地死在了牢房中,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,但王廷的心里十分清楚,此事一定跟严嵩他们脱不了干系。 就在这时,只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不多时,只见一名侍卫推门而入,慌忙禀报道。 “大人,不好了,就在刚刚,巡抚大人亲自带兵围了织造局!” “你说什么?” 那名侍卫的话音刚落,只见王廷‘噌’的一声,猛地从座椅上站起,并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那名侍卫。 那名侍卫在察觉到王廷的目光后,不由得心头一慌,随后,只见其低下头,支支吾吾道:“大……大人,这个消息千真万确,是咱们的人……” 那名侍卫的话还没说完,王廷仿佛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,只见其面色煞白,脸上闪过一丝惊惶之色。 随后,只见其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鄢懋卿,出言催促道:“不好,出大事了,事不宜迟,咱们得马上去一趟织造局!” 待话音落下,还没从这个令人震撼的消息中,反应过来的鄢懋卿,便在王廷的带领之下,慌忙乘上轿子,去往了织造局。 …… “巡抚大人,我们从织造局总管太监庞谦房间内的暗格中,搜出了两本账册,请您验看!” “嗯,拿过来吧!” 话音落下,只见戚继光来到赵贞吉的面前,将手上的两本账册递出。 房间内,赵贞吉正坐于上首,待他从戚继光的手中,将两本账册接过后,便开始细细查验起来。 “这本账册上写的是,织造局七月份产出丝绸,共计两万六千八百二十九匹,而另外一本账册上写的是,织造局七月份产出丝绸,共计三万八千九百二十三匹!” “这中间,就相差了一万两千多匹丝绸啊!” 在感慨完毕后,只见赵贞吉不紧不慢地将手上的两本账册,放至一旁。 赵贞吉久经宦海,在这之前,又曾经担任过督察院监察御史,他又何尝看不出来,自己手上的这两本账册,一本是明账,一本是暗账。 所谓明账,便是为了应付朝廷派下来检查的人,而暗账,方才是织造局真正的账册! 就在这时,房间的门被推开,只见俞大猷走了进来,俯下身体,恭敬禀报道:“禀巡抚大人,库房那边,已经清点完毕,目前织造局的库房内,共存有丝绸四十二万匹!” 赵贞吉在从俞大猷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,点了点头,随后,只见其重新拿起账册,开始仔细对照起来。 随后,只见赵贞吉将手上的一本账册放下,自顾自地说道:“看来这本是明账,这本是暗账!” 在明账上,织造局内现存丝绸共三十二万匹,而暗账中,则清清楚楚地写明了,织造局内现存丝绸四十二万匹,这中间整整相差了十万匹丝绸! 赵贞吉在反复对照两本账册上的数字后,瞳孔骤然收缩,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震惊之色。 随后,只见其回过神来,猛地一拍桌子,沉声道:“这群混账东西,真是胆大包天,这可是十万匹丝绸啊!他们怎么敢?” 赵贞吉的心里十分清楚,倘若将这两本账册公布出去的话,必定会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。 自从朝廷解除海禁以后,丝绸、茶叶、瓷器的价格,就一路水涨船高。 眼下一匹上好的丝绸,更是能轻而易举地卖到十两银子以上。 也就是说,这桩案子的涉案金额,高达一百万两,而这其中,更是不知道要牵扯出多少人! 赵贞吉心中骇然,在深吸一口气后,方才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。 赵贞吉知道,只要有这两本账册在,无论自己有没有陛下赋予的先斩后奏之权,自己的所作所为,都将被原谅,并且没有任何人能够从中挑出毛病。 “真是令本官大开眼界啊!” 在感慨完毕后,只见赵贞吉满脸凝重地,看向一旁的戚继光和俞大猷,出言叮嘱道:“此事关乎重大,切记不要对任何人提及,听明白了吗?” 戚继光和俞大猷眼见赵贞吉,如此认真地嘱咐他们,心知这件事情不是他们能够参与的。 随后,只见二人脸上浮现出感激之色,纷纷低下头,恭敬应声道:“多谢巡抚大人提点!” 赵贞吉闻言,微不可查地应了一声,然后将目光收回,出言吩咐道:“命人将这两本账册带下去,好生保管,没有本官的命令,谁也不许擅动!” “是,巡抚大人!”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