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嗯。” 在这之后,只见嘉靖铺开纸笔,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,方才在信纸上提笔写下。 “望之,朕之所以写信,便是为了通知你,朝廷不日就将施行,永乐年间改土归流的政策!” “由于西南一地的土司,一直都不太安分,因此,朕打算先从他们开始,你务必要提前调动军械、辎重、粮草等物资,随时做好调兵平叛的准备!” “不仅如此,朕还会让兵器司那边,给你送过来一大批的新式武器,用以镇压叛乱之用,另外……” 待最后一个字落下,嘉靖松了一口气,紧接着又从头到尾仔细核对了一番,待确认无误后,嘉靖方才将毛笔放至一旁。 接下来,在等待墨迹干透的这个过程中,吕芳仿佛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,大着胆子,向嘉靖确认道。 “难不成,陛下是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来试验一番,由兵器司那边,所生产出来的纸壳子弹?” 嘉靖听闻此话,瞥了吕芳一眼,点了点头,开口道。 “嗯,正是,虽然纸壳子弹优先装备给了神机营,但还是得经过战场的检验才行!” 嘉靖在说到这里的时候,在上下打量了一番吕芳后,转而询问道。 “对了,吕芳,上次户部那边把该拨的银子,都拨下去了,目前兵器司那边,总共生产出了多少纸壳子弹?” 吕芳听闻嘉靖此话,在思衬许久后,方才给出了自己的回应。 “还请陛下恕罪,奴婢对此不甚清楚,不过根据兵器司那边的产量来看,数万枚纸壳子弹,应该是有的。” “嗯,朕知道了!” 嘉靖对于吕芳的回答未作置评,而是点了点头,旋即应声道。 在这之后,嘉靖眼见信纸上的墨迹已经干透,旋即将其装入信封,将目光转向吕芳,沉声吩咐道。 “吕芳,替朕把这封信送到冯岳的手中!” “遵命,陛下,奴婢一定尽快将其送到!” 只见吕芳郑重地从嘉靖的手中接过信封,沉声应道。 …… 京城,严府。 此刻,书房内,只见严嵩将戴着的老花镜缓缓摘下,旋即将目光从眼前的报纸上移开,并看向一旁的严世蕃,转而开口道。 “你看到没有,严世蕃,要是咱们之前多管闲事的话,那么这张报纸上写的,恐怕就是咱们了!” “要知道,报纸一事,可一直都是陛下亲手操办的,由此,便能够看出来,陛下对那孔尚贤的态度!” 严嵩说完以后,顺势端起一旁的茶杯,轻啜一口,此刻,在他的脸上满是庆幸之色。 一旁的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,但他的脸上却仍旧有挥之不去的忧虑之色,其在犹豫许久后,方才缓缓道。 “父亲,眼下这个孔尚贤已经正式被陛下废除衍圣公的地位,孩儿担心……” 严嵩闻言,心知严世蕃这是在为自己的女儿严氏而担心,其在思衬片刻后,旋即开口道。 “放心吧,我会让人盯着孔尚贤那边的,再怎么说,她也是我严嵩的孙女,还轮不到别人来欺负!” “是,父亲!” 严世蕃闻言,脸上顿时浮现出感激涕零的神色,旋即从座椅上站起身来,拱了拱手,恭敬道。 在这之后,只见严嵩将目光转向一旁的严世蕃,或许是为了考量他,其在思衬许久后,方才缓缓道。 “严世蕃,你知道当初陛下,为何没有丝毫犹豫,便答应了改土归流的提议吗?” “要知道,这中间的风险可不小啊,只要稍不注意,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!” 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,顿时陷入了沉思之中,许久,只见其回过神来,沉声道。 “父……父亲,孩儿觉得,当初国库空虚,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泛滥,北边还有鞑靼虎视眈眈。” “不仅如此,我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也是灾害频发,旱灾、水灾、洪灾、蝗灾轮流着来,朝廷实在是腾不出手来,处理西南一地的土司问题,因此,只能对他们的所作所为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” “而眼下,国库充裕,不仅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被悉数剿灭,就连北方的鞑靼也败于我大明之手,眼下外患已除去大半,陛下也觉得是时候腾出手来扫除这些虫豸了!” 严嵩在听完严世蕃的分析后,点了点头,紧跟着补充道。 “嗯,你说的有道理,但是没说到点子上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