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叔稷打算去游学,还不简单? 绍与之携手同游,那就往自家“游”去,袁氏族地藏有各种古籍孤本。 叔稷要送老母亲回泰山郡,那也简单得很。 就连袁术都养着死士,更别说养望蓄士十余载的袁绍,足可保叔稷一路平安顺遂。 以我“四世三公”之名,如此诚意比之昔日周文王请姜太公如何? 纵使叔稷一时还有些顾虑,最后也断然拒绝不了如此盛情,继而立下主臣名分…… 此时此刻,袁绍不禁考虑起,自己还有没有这样先下手为强煮成熟饭的机会。 而袁绍在看着羊耽,郭图则在看着袁绍…… 看着袁绍那难以掩饰的火热又向往的表情,郭图心中是又酸又恨,明显感觉到主公变了,与自己的距离似乎变远了。 郭图张了张嘴,其实很想也当场挥毫泼墨,向袁绍证明一番这毛头小子羊耽可以,我也可以。 可远远地看着《洛神赋》石碑,纵使郭图再如何嘴硬,也不禁生出一种自惭形秽之感。 或许这《洛神赋》的遣词造句,郭图还能想方设法地进行攻讦,但那一手行书的水平,却是郭图远不能及的。 郭图再如何嫉妒羊耽,也不得不承认自此天下行书将有了临摹的标准。 羊耽,将行书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。 但凡能参与雅集的士人,基本的鉴赏水平无疑都是有的,这一点甚至都无须讨论,便已迅速地成了共识。 郭图咬牙切齿,一双三角眼满是阴郁之色。 ‘哼,书法词赋,不过陶冶性情之小道,纵能得一时名声,也不足以谋万世,何足道哉。’ ‘吾之道乃庙算之道,乃谋略之道,且看其一时得意,待到来日……’ 就在郭图如此暗里评价着羊耽之时,一位同样也挤不进去的士人走到了郭图的身旁,拱手道。 “佩服佩服。” 郭图闻言,心里有些不解的同时,又不禁窃喜,连忙回礼道。“兄台客气了。” 那士人一抬手,正色道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