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6章 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-《射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326章  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

    天子一说起源于夏朝,到了商代,贤者通过“卜”问天意,确定天子“受天命而立”,成为天下共主。

    到周朝,天子“受命于天”的概念已经稳固,但为了确立周天子的正当性,周公增加了“明德”即获得民心为必要的条件,简单来说就是上承天意下顺民心者就是合法的天子。

    秦王嬴政灭六国,加“皇帝”为天子专有称号。

    到了汉代,由于“黄帝”的身份由天神转变为人帝,血统说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,故而诞生了感生帝说。

    因此,汉高祖刘邦是天神之子加上“赤帝子”斩白蛇的神话便应运而生,此后,帝王降生都伴有祥瑞吉兆成为合法天子的佐证。

    直到到后晋,实力膨胀的藩帅们个个野心勃勃,其中节度使安重荣为了造反合法化,公开说出了大实话。

    “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,宁有种耶!”

    当然,说实话的人往往没有好结果,幻想着当皇帝的安重荣随即被实力更强的石敬瑭砍了脑袋,献给契丹人。

    到了宋代,大思想家张载改进了天子的学说,认为世间所有的人都是天地所生,这样一来不需要感生说,天子也有了合法的地位。

    血淋淋的现实让李纲既震惊又惭愧,原来老百姓这么苦吗?而且还是天子脚下盛世繁华的东京城!那么天下呢?又有多少流离失所无衣无食的民众?

    痛苦的根源,几乎都指向了统治阶层,而代天牧民的帝王成了最显著的标靶。

    见到赵佶的那一瞬间,赵桓也不由得黯然落泪。

    李纲自然很清楚“何谓天子”?

    所以,失去“明德”的赵宋被女真人武力推翻,眼下韩逍遥不仅兵强马壮,更有维持东京乃至天下的“明德”,从法理上也是“天地”的儿子,为什么不能成为合法天子?

    当然,韩逍遥并没有纠缠于“赵宋”勾结金军征伐燕地如何如何,无非是赵宋已经云烟过眼,不如把精力投放到新朝立国等更重要的方面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以来,他所登记的人家,至少有一半在金军破城后遭到劫掠,其中有很多竟然是趁火打劫的本地无赖闲汉,这导致很多人家的生活难以为继。

    “金军破城后,可曾遭遇劫掠?”

    在被救治返回东京的途中,从传闻中赵佶也获悉了韩逍遥掌控东京,并且推动新朝立国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