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章 碎炊饼和鱼头-《射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78章  碎炊饼和鱼头

    柳树苗一家十一口人,爷爷,父亲母亲,二叔二婶,幺叔,阿姐,弟弟,二叔家的一弟一妹。

    因为附近遭了兵灾匪患,临近的好几个村子不是粮食抢光了就是被屠了烧了,好多百姓想进城避灾,但城门高悬无人应答。

    于是,爷爷决定跟着乡亲们向南走,都说开封府是天子脚下,总不能不顾老百姓死活吧?

    于是,成百上千的流民向着东京逃难。

    可,一路上还有土匪山贼,像篦子一样将他们这批流民搜刮的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当他们终于看到了黄河,还没来得及高兴,却被官兵刀枪所阻挡,说是朝廷的禁令:不许过河!

    就在他们好似被浇了一瓢冰水的时候,有个衙役“好心”地告知:可以去荒原,那里有韩记商会可以帮助他们。

    当他们抵达荒原时,一个个几乎都站不住脚了,许多人瘫倒在杂草丛里。

    韩记的人来了,指着十口烧煮中的大锅说,可以提供一日两份米粥,还有可以居住的竹棚,但是必须守规矩。

    很快,柳树苗就知道什么叫作“规矩”。

    五至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一组,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一组,然后剩下的女人一组,最后男人一组,五岁以下的幼童可以跟随直系长辈,孤儿交给韩记托管。

    柳树苗挣脱开对方的手臂,紧走两步跟在父亲身后。

    看这架势好像不妙,柳大山当即说道:“不要了,一块都不要了,俺们也不知道这里不能收东西…”

    早晚定时定点领粥,大锅除了煮饭就是烧水,所有人不得喝生水,方便的时候必须去公共茅厕不得随地解决,每五天洗一次澡,伤病疾患到临时治疗点就诊,不得恃强凌弱,不得偷盗淫乱等。

    看着穿制服带袖标手执木哨的父亲,还有些不习惯地接受副棚长以及其他人的恭维,柳树苗突然意识到,他们的生活似乎从此发生了改变。

    “大柳,俺也没啥好的,几个碎炊饼几根骨头,给娃垫垫肚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就是些碎炊饼和鱼头,他们家以前照顾过俺,这不听说他们来了,俺就想着多少帮一把……”

    到了傍晚,临时安置点外,聚集了不少前来探问的韩记队员,这些人已经得知了新来流民有他们原籍的乡亲或者亲属。

    面对守卫的严厉讯问,邻村大叔慌了神,连连道歉。

    安保团派员支持财务部。

    爷爷担心一家人分开后不安全,提出希望柳家人十一口在一起,对方毫不客气地拒绝了。

    每人都领到了一瓦盆米汤,尽管稀薄的都能照出人影,但似乎加了珍贵的盐巴。

    返回竹棚的路上,原本高高在上神情冷漠的韩记助理,陡然命令众人停住,众目睽睽下,助理小跑着上前,向路边几人举手敬礼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