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 那你别管-《亮剑:开局自爆穿越身份》
第(3/3)页
似乎除了艰难,壮烈,就没法描述解释其他事情了。
但为什么艰难,为什么壮烈,那你别问。
要知道咱鞑清洋务运动之后,直到大清灭亡,那可是制造了四千多门各种类型的身管火炮,甚至还能造巡洋舰。
哪怕很多都是碳素钢的低质量火炮,甚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,可那也是在提升数量,发展重工业,军工行业。
北洋军阀时期,直奉战场上,还出现过海陆空协同作战,炮兵装备比例远远超过反动派政府军队。
等服务于帝国主义的反动派买办政府一上台,反而开了历史倒车,造不出来身管火炮了。
不仅造不出炮,还嫌弃鞑清的碳素钢炮,嫌弃北洋军阀购买的一战淘汰货。
对抗鬼子时,反动派政府军队真正主要的重火力,是制造难度较低的迫击炮。
因为眼高手低,觉得迫击炮这种营一级的火力武器,配不上高贵的反动派军队,他们该向欧美国家靠齐,然后就出现了缺少炮兵编制的德械水壶师。
更恐怖的是,一个泱泱大国,在抗战前,迫击炮的年产量只有几十门,因为反动派政府的逆天操作,还将生产人员给辞退,生产线给砍了。
在打革命军的时候发现火力不够,光头这才想着提高迫击炮产量,提升到每年生产两百多门,炮弹十来万发(炮弹能够激发率只有60%)。
在抗战时期,被鬼子打急了,年产量提升到了七百门。
看着似乎不错。
可迫击炮是制作最简单,科技含量最低的火炮。
哪怕是小作坊手搓,拥有半壁江山的反动派政府,也不至于一天才生产两门。
从反动派政府成立,到抗战结束。
反动派政府拥有的迫击炮数量,总的也不过一万门出头左右。
抗战时期仅仅是生产了七千多门。
其他几十年时间,就没想着多生产点用以国防力量,就特么离谱……
看着就不像是一个四万万人的泱泱大国该有的国防装备。
到抗战结束,反动派政府军队达到了峰值五百万人。
然而身管火炮,通过进口,仿制,缴获,也只有两千门不到。
同等比较鬼子,别人一年生产九千门,从三七年持续到四四年都是这个产量。
而到了五三年时期,革命军政府年产各类型火炮1.1万门。
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?
他光头掌控的反动派政府,真的是正经的政府吗?真对得起正面战场上牺牲的那些壮烈军人吗?
现在丁伟先头部队支援过来的迫击炮有两千门。
相当于五百万反动派军队之中,迫击炮数量的五分之一。
如果算上李云龙部,刘,贺总指挥四个军的迫击炮数量。
怕是超过五千门,达到反动派军队的一半迫击炮数量了。
就这十万人不到,火力能够堪比光头两百五十万军队。
这还不包括蜂窝子107,以及接近五千支的四零火火箭发射器。
战帅这第一军,号称全军最强火力的迫击炮连,只有八门迫击炮。
炮弹是刚刚缴获不久的六百发。
最近反围剿,还用了不少。
现在估计还有个两百发炮弹。
如今听到丁伟带来了的炮弹有二十万发以上。
战帅他们听了之后是什么表情?
谁能相信,革命军能够有这种恐怖数量的弹药量?
这是何等离谱?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