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孩子们实在等不及,他们还没有见过打年糕呢。 好不容易快到时间,杜怀义抱着军大衣,杜信义搬着小马扎,两个孩子冲在前面,都想赶快过去,占一个好位置。 打年糕的地方,就在部队营地那边的空地上,平时家属们都不会过去,今天有打年糕的活动,可以允许家属们过去,这才能过去,平时都是不允许的。 他们到的时候,训练营地那块已经有不少人了,有一些战士在搬东西,今天要打的年糕不少,不仅要分给家属院的家属们,还要给战士们分。 光是打年糕的石槽,都有五六个,全是在周边的老乡家里借来的。 这是部队派人提前去村里找,跟主人家协商好使用的时间,到今天早上,部队的战士就去老乡家里把石槽和打年糕用的棒槌借过来。 听说是部队里要借,村里人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家的石槽借出来。 甚至提前就洗得干干净净了。 一到地方,杜信义把马扎放在地上,这个马扎可不是给他自己用的,这是给周丽娜用的,周丽娜现在挺着个大肚子,站一会儿就会累,杜信义不用他们吩咐,就自告奋勇地帮周丽娜带了小马扎来。 杜怀义抱着的军大衣,也是给周丽娜的,这里是大空地,寒风直直地吹,站着不动会很冷,所以给周丽娜带一件厚实的军大衣。 他们一家刚到没多久,周丽萍一家子也到了。 周丽判看到杜怀义兄弟俩这么懂事,都忍不住感叹,“想想我们家这两个,别说在他们这个年纪了,就是现在,也没有这么体贴的。” 周丽娜心里既欣慰,又心酸,孩子们之所以会这么懂事,何尝不是因为他们小小年纪就经历了家庭巨变呢。 那种家庭稳定幸福的孩子,可没有这么心细敏感,这让周丽娜忍不住更心疼这兄弟俩。 食堂的大烟囱在不停地冒着炊烟,里面几口蒸饭的大蒸子,正在火力全开地蒸糯米饭。 周丽娜还是第一次看打年糕,问周丽萍,“往年部队也会打年糕吗?” “对,每一年都会安排打年糕的,这也算是一点放松活动吧。” 一会儿,周丽萍她们这些家属,都要去帮忙的。 周丽萍给周丽娜详细地讲了一遍年糕是怎么打的。 先把糯米蒸熟,蒸熟的糯米,倒进石槽里,两个战士,就拿着打年糕的棒槌,开始来回打年糕,糯米会慢慢打成黏黏的一团,等糯米打成光滑的团子,就差不多了,这个时候,就把团子拱出来,放在刷熟油的簸箕里,再用手挤出一个个的小团子,揉圆润,稍微按扁一点,一个个的摆起来,等两天,干了之后,就会成为一个个年糕。 “一会儿,糯米团子打好,我给你们挤几个来吃。我还带了半碗蜂蜜呢,用来沾糯米团吃。”周丽萍笑道。 部队年年安排打年糕,大家都有经验了,为了吃到新鲜出炉的糯米团子,都自带白糖,白糖黄豆粉,或者是蜂蜜,热乎乎的糯米团,蘸上这些,馋人得很。 周丽娜也忍不住馋了,杜怀义和杜信义更是伸长了脖子,等待着。 周丽萍家的两个孩子,丫丫和刚刚对打年糕没那么新鲜了,都去找年纪相仿的孩子说话去了。 慢慢地,人越来越多。 “周姐,你也来了。”朱萍艳跟着张姐过来的,其实她有点不好意思,这是部队上的活动,她一个借住的,过来有点不好意思。 但是张姐说没有关系,部队是人民的部队,她过去又有什么不合适的,家属院过来的人多了,也不多她一个。 朱萍艳这才过来了。 周丽娜朝她笑一笑,“萍艳,你来了。” 马秀莲也拉着她儿子牛蛋来了。如她所愿,部队给了于猛一个警告处分,昨天处分就下来了。 朱萍艳第一时间就从张姐那得知,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,可心里还是难受极了,过意不去。 张姐宽慰她,“这个事情,也是于猛太冲动了,虽然也是为你出气,但不该动手,他脾气冲动,这次得个警告处分,对他也是警示,未必是坏事。” 朱萍艳还是过意不去,心里总想着这个事情。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,于小霞不知道从哪里跑过来了,她跑到朱萍艳身边,拉住她的手,“阿姨!” 周丽娜看过去,看到于小霞焕然一新的穿着,不由得吃惊。 都住在家属院,周丽娜也见过于小霞几回的,每次这个女孩都脏兮兮,头发乱糟糟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