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我一定不给郑部长和雷哥丢脸! ”李长青郑重保证。 农历二月二十八,培训第十六天。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,李长青把买来的水果糖分给林晓梅、赵卫国、张大壮等几个关系好的学员。 “哟,长青哥,今儿啥日子啊?这么大方?” 张大壮嘴里含着糖,含糊不清地问,脸上笑开了花。 “没啥日子,大家这段时间学习辛苦了,给你们甜甜嘴。”李长青笑道。 林晓梅接过糖,轻轻剥开糖纸,将晶莹的水果糖含进嘴里,甜味在舌尖化开,她抬头看着李长青,眼神温柔:“谢谢长青哥。” 周薇也分到两颗,她拿在手里看了看,难得地露出一丝浅笑:“谢谢。” 她似乎看出了李长青在有意维系这个小团体的关系。 赵卫国感慨道:“还是长青想得周到。这培训日子过得快,眼看就要结束了,想想还真有点舍不得大家。”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,纷纷说起培训期间的趣事和收获,气氛融洽。 李长青看着这一幕,心里暗暗想着。 维系好这些人脉,将来或许就是事业起步的基石。 下午,李长青再次去牛棚送药时,顾清明的气色已经好了很多,甚至能扶着墙慢慢走几步了。 他拉着李长青的手,神情变得异常郑重: “长青啊,我看你心地纯善,悟性极高,是块传承医道的好料子。老夫漂泊半生,所学甚杂,除内科方脉外,于药材辨识、炮制、收藏,也有些许心得。这些本是师徒相传的不秘之技,如今……我想传于你,你可愿学?” 李长青心中一震,知道这才是顾老压箱底的宝贝!他立刻肃容,恭敬地说:“顾老,您肯教我,是晚辈天大的福分!我一定认真学,绝不辜负您的期望!” “好!好!” 顾清明欣慰地点点头:“药材好,药才好。这辨识药材,首重产地、时令、品相。比如这黄芪,以西北产、秋季采、质坚绵韧、豆腥味浓者为佳;当归,以甘肃岷县产、油润饱满、香气浓郁者为上品……” “采集后,炮制尤为关键。炮制不得法,药效减半,甚至有毒!如半夏、附子,需经严格炮制去其毒性;地黄,生熟异性,功效迥然;黄芪,蜜炙后补中益气之力更增……” “贮藏亦有讲究。药材易受潮、虫蛀、变质。需密封、防潮、避光、低温。有些贵重药材,如人参、麝香,更需特殊容器收藏……” 顾清明讲得细致,李长青听得专注,他强大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让他能快速掌握要点,并结合前世的一些科学知识如有效成分、保存原理进行印证和深化理解。 这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,而是真正的手艺和经验的传承。 三月初二,培训第二十天,也是结业前的最后几天。 气氛明显不同了,学员们既期待结业回家,又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一丝惆怅。考核、评比、鉴定,一系列事情接踵而至。 李长青依然保持着他的节奏。 白天认真完成培训考核,下午或去牛棚继续他的医学深造,或去武装部巩固军事技能。 他知道,培训结束不是终点,而是真正实践的起点。 他必须在这最后的时间里,尽可能多的积累知识,技能,还有人情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