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令旨又紧急送出。 李善道继续察看沙盘,目光在太原、离石游移。 薛收猜出他之所思,说道:“陛下是不是在考虑王须达的奏疏?” 却随着高曦、宋金刚等的捷报同时呈到临汾军中的,还有一道王须达的上奏。在这道上奏中,王须达以个人的名义,向李善道提出了“攻打太原的时机已经到来”的建议,并自告奋勇,愿领兵与高曦、宋金刚、魏刀儿等合,即日南下,先拔汾阳、交城、盂县等太原北部诸县。 ——交城不必多说;汾阳在交城东边,也不必多说。盂县又在汾阳东边。这三个县,自西而东,分扼太原城北边的要地。亦如前所述,是太原城北边的藩篱屏障。却这汾阳、盂县,原先被刘武周攻克了。但后来刘武周撤回雁门、马邑后,刘弘基展开反攻,又将这两县夺回了。 雁门、善阳虽然已得,但要想实现“南北夹击”太原城的战略目的,这三个县确实是需要先打下来。至少,也要占据其中的一个、或者两个。 话到此处,则是说了,若此三县,包括最东边的盂县现皆尚在唐军之手,宋金刚、王须达两部兵马是怎么从南边的上党通过此处,入进雁门郡的?却乃因盂县虽在唐军之手,兵力只够自守罢了,故宋、王两部从其境内通过时,城中未敢阻击。 但宋、王两部通过时,城中不敢出击,尚且无碍,因为宋、王当时只是路过,他们是去打雁门、善阳的。然若打算夹击太原之时,为免后顾有忧,盂县等县却就必须先攻下来了。 此外,这三个县最好都能提前打下来,还有一个原因。 即亦如前文所述,最西边的交城是从离石郡绕道而入太原郡的必经处。也就是,只有占据了此县,才能更好地将目前屯驻在离石郡的唐军主力给阻绝在外。 从这两个原因出发,王须达之请缨,主动请求先打下这三个县,是个可以考虑的建议。——当然了,至若王须达为何会单独上奏,提出此议,他背后的动机,却也无须多言。别说李善道了,薛收都能猜出来,只能是因见高曦、宋金刚皆在代北此战中立下大功,他与高、宋同为大将军,从上党而至,翻山越岭,辛辛苦苦大老远地赶到,却只立了个配合的功劳,他不免心有不甘,因欲借建议先取此三县之机,独建奇功,以与高曦、宋金刚并驾争先。 此等心思,人情之常。 李善道洞若观火,心知肚明,不过军国大事,终须权衡利害,不可以私情而用,也不可因私情而废。王须达既已奏请,便当以战局为重,细察其策可行与否就是。 便听得薛收之问,李善道点了点头,看着沙盘,说道:“须达此请,我也有虑,但是……” “敢问陛下,但是什么?” 第(2/3)页